保险新闻
泰康人寿四季度净利润骤降八成 去年因骗保、代签、捆绑销售等多次被罚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相比此前单季度动辄四五十亿元的双位数净利润,泰康人寿2020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竟跌至个位数级别,同比降幅超过八成,四季度的偿付能力指标也较上季度出现微降。
随着2020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位居亚洲寿险第八的泰康人寿2020年盈利情况浮出水面。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相比此前单季度动辄四五十亿元的双位数净利润,泰康人寿2020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竟跌至个位数级别,同比降幅超过八成,四季度的偿付能力指标也较上季度出现微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泰康人寿还频频曝出各种违规乱象,仅2020年便不下10次被有关部门采取监管措施。而就在近期,一则“老人投保被骗,女儿卧底一年取证”的视频刷屏,泰康人寿又因业务员替老人代签投保而深陷这起风波当中。
四季度净利润骤降八成
1月27日,泰康人寿披露2020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泰康人寿实现保费业务收入235.58亿元,同比增长32%,环比下滑35%;实现净利润7.9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9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4%,环比下降89%。
梳理泰康人寿近两年单季净利润发现,此前,该公司单季净利润动辄达到四五十亿元以上,尤其2020年三季度,其单季度净利润一度超过70亿元。
然而,进入2020年四季度,这一数字突然骤降至个位数级别,与之前单季盈利数十亿元的画风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第四季度净利润的突然下降,泰康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并未给出说明。不过,随着四季度净利润的出炉,泰康人寿2020年全年的盈利情况也浮出水面。
就全年业绩来看,2020年泰康人寿实现净利润合计为183.33亿元,而2019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10.08亿元,相比之下同比下降了12.73%。
此外,偿付能力方面,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泰康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58.04%、258.72%,两项数据较上季度末均出现微降,较2019年同期而言有所上升。
资料显示,泰康人寿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达30亿元,是泰康保险集团的子公司。泰康人寿在全国有36家分公司,覆盖所有省份,营销队伍近75万人。公司位列亚洲寿险第八,中国寿险第四。
据其近日披露的最新未审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泰康人寿总资产超9950亿元,净资产超715亿元,规模保费超1880亿元。
深陷骗保风波 去年被十次采取监管措施
近日,一则关于“老人投保被骗,女儿卧底一年取证”的视频刷屏。其中涉事的保险公司正是泰康人寿。
据读懂新金融报道,视频中的一位老人客户,在一对中年夫妻业务员的介绍下,从2004年开始在泰康人寿为家人购买了累计240多万元的保险。
然而,这位老人并不知道自己买的保险是什么,只是业务员介绍说“比银行利息高;银行能倒闭,保险公司不能倒闭”’。
更让老人的家人愤慨的是,投保过程中,需要投保人、被保险人签字的地方,都是由业务员代签,而老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字。
对此,泰康人寿焦作支公司有关人员回应,此事是否存在违规还需进一步调查,目前保险行业协会正在约客户,打算进行调解处理。
实际上,在保险业务员数量呈井喷之势后,业务员的整体素质有所降低。对于部分保险业务员来说,道德以及违不违规其并不关心,保费才是一切。于是,很多“忽悠式”销售、违规代签等行为频频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据其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自2020年以来,泰康人寿因开展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各项违规行为,已先后不下10次被有关部门采取监管措施。
其中,仅在2020年11月中旬至年末,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泰康人寿就6次被采取了监管措施,多地分公司的负责人被相继约谈。
比如,2020年12月10日,湖南银保监局调查发现,泰康人寿代理人在向客户销售保险时,就存在代理人替客户签名的行为,尽管客户知道这一行为,但湖南银保监局仍对泰康人寿湖南分公司下发监管函,要求其强化合规意识、规范保单销售行为,并认真自查整改。
此外,2020年11月12日,通过对泰康人寿湖南分公司2020年三季度职业登记数据的测算,湖南银保监局还发现,该分公司保险销售人员的数据,和相应保险监管系统中的数据相差1091人,差异率高达3.91%。
对此,泰康人寿湖南分公司个险组织发展部经理被监管约谈,要求其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并查找原因进行整改。
再有,2020年12月16日,广西银保监局下发监管函,其中直指泰康人寿代理人在销售保单时存在捆绑销售行为;12月29日,厦门银保监局调查发现,泰康人寿存在欺骗投保人、给予合同以外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
对此,监管部门要求,泰康人寿要加强保单质量管控,要从保险消费者利益出发,销售与其需求匹配的保险产品。严厉打击通过误导销售欺骗消费者、通过人情单达到业绩的行为。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科技金融在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
-
01-25明框架、定指标、压责任 偿付能力新规官宣
-
01-23信保业务频“踩雷” 财险公司紧急堵漏
-
01-12偿二代改变了欧洲保险公司的战略资产配置
-
01-11互联网人身险规范征求意见 中小险企这样看机遇与挑战
-
01-06“接盘”股东若隐若现 百年人寿“自救”有戏?
-
01-03大招频出拼业绩!险企发力开门红,监管:打击炒停、误导宣传
-
12-272020最后的周末,保险的大魔王还是来了
-
12-26泰康资产公募事业部申请转制公募基金公司 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
本栏最新更新
-
03-29周评 | 险企"年报考":谁在"潮头",谁在"划水",谁在"裸泳"?
-
03-28太保资产严S华:保险资金应满足资产负债匹配要求,提高长期资金收益水平
-
03-28新华保险去年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397.29亿元 同比增长45.6%
-
03-27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
-
03-26行业巨头相继终止互助计划网络互助变天,下一个是谁?
-
03-26直击中国平安股东大会:整体投资行不行?业绩波动怎么办?马明哲:何时退休取决于三个因素
-
03-25保险条款、费率备案叫停半年 “健康险老大”人保健康怎么了
-
03-25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
-
03-2410108亿!银保业务重登万亿舞台
-
03-24中国人保净利两百亿 首次单列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