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新闻
保险板块持续调整 “偿二代”新规下头部险企优势或显现
近一段时间,保险板块持续调整。截至2月3日收盘,申万二级保险行业指数较2020年底下跌11.43%,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27%,沪深300指数涨幅为5.26%,保险板块表现位列申万104个二级行业的倒数第11位。板块内各成份股均有所下跌,截至3日收盘,各成份股今年以来的跌幅分别为:17.82%(新华保险(601336,诊股))、12.00%(中国平安(601318,诊股))、10.05%(中国人保(601319,诊股))、8.26%(中国人寿(601628,诊股))、4.79%(中国太保(601601,诊股))。
2020年保险行业整体保费收入增速放缓 数据来源:Wind,光大证券(601788,诊股)
从负债端业绩来看,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险企保费整体承压,下半年业绩有所好转,但增速尚未完全恢复。日前,银保监会公布了2020年全年各类保险经营数据:2020年保险行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53万亿元,同比增长6.12%,增速低于2019年的12.17%,寿险、产险、车险等增速均有所下降,而健康险则基本与去年增速持平。
资产端表现方面,受开年以来权益市场大幅震荡的影响,险企投资环境也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华创证券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市场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中位数出现反复震荡,最大结算值下降,表明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据光大证券(601788,股吧)统计,2020年上半年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三季度有所回升,但净投资收益还未恢复至前两年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银保监会还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细化和加强险企监管标准。《规定》将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扩充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评级3项。与之相比,当前仍在执行的2008年原保监会下发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仅有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
不过,由于上市险企整体偿付能力水平较高,预计受新规影响较小。光大证券表示,根据各公司披露的2020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数据,整体来看上市险企偿付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偿付能力充足率基本都在200%以上,超过监管指标要求的2倍。华创证券进一步表示,“偿二代”二期对于实际资本认定更加严格,利好于资本充足、投资资产质量高、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优的大型公司,而偿付能力充足率吃紧的中小公司将面临增资的压力。
在机构看来,2021年上市险企保费压力有望获释,低估值和弹性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
光大证券指出,寿险方面,前期各险企加快推进代理人渠道改革和数字化运营转型,转型成效有望在2021年初现。财险方面,产险综改倒逼保险公司加快科技创新及应用,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费率,保费收入和承保利润压力有望逐步释放。华创证券表示,目前各公司“开门红”进入到第二阶段,在新旧产品过渡期,“炒停售”宣传下,预计中介市场和中小公司健康险销售火爆,业绩大概率高增。在健康险销售环境整体向好和极低基数下,险企一季度业绩将有相对亮眼的表现。考虑到各大上市险企的低估值和弹性优势显现,今年或出现修复至中枢的空间。
相关文章
-
-
02-04人保总精算师终获批准,财险公司总精盘点,市场尚缺19人
-
02-03保障几千万,成本几十块
-
02-03人身险公司两大销售渠道去年保费收入占比一升一降
-
02-02新年打响惩治骗保第一枪:“自残”造假,意外未遂,赔了夫人又折兵!
-
02-02保险业首月罚金超千万 财险成违规“重灾区”
-
02-01险企策略大揭秘:重疾新规今日实施 新华、国寿、平安如何看?
-
02-013月1日偿付能力较真 6家险企够呛
-
01-312020年保险业年终考卷揭晓:投资收益大涨 产险承保利润暴跌51倍
-
本栏最新更新
-
03-29周评 | 险企"年报考":谁在"潮头",谁在"划水",谁在"裸泳"?
-
03-28太保资产严S华:保险资金应满足资产负债匹配要求,提高长期资金收益水平
-
03-28新华保险去年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397.29亿元 同比增长45.6%
-
03-27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
-
03-26行业巨头相继终止互助计划网络互助变天,下一个是谁?
-
03-26直击中国平安股东大会:整体投资行不行?业绩波动怎么办?马明哲:何时退休取决于三个因素
-
03-25保险条款、费率备案叫停半年 “健康险老大”人保健康怎么了
-
03-25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
-
03-2410108亿!银保业务重登万亿舞台
-
03-24中国人保净利两百亿 首次单列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