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新闻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14次提及保险关键词 提升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共提及14次“保险”关键词,囊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成本和收入保险、出口信用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等各个方面。
提升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
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2021年重点工作时,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提到“提升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
对比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从2018年的“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到2019年的“增强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到2020的“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再到今年的“提升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保险的服务功能。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保险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现在保险公司越来越多地把产品和服务结合起来。例如,健康险通常会拓展健康管理服务;养老保险通常会拓展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等。这样一来,保险公司将保险产品本身和管理服务结合起来,对消费者保障更加全面。第二,过去保险只简单做承保理赔,防灾减损的功能并没有做好。保险应该积极参与到风险前置管理,进行风险的减量管理,这是保险应该充分发挥功能的地方,而目前该功能发挥不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险的服务功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短板,将保险保障与服务结合起来,更多发挥保险防灾减损功能,将风险管理前置,对于充分发挥保险的作用非常有价值。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全国保险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郝演苏则对中国网财经记者分析表示,今年两会之后,保险市场在销售方面可能会有大的动作,以防止误导、不理性销售等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今年保险业关注焦点,同时也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方面的2021年重点工作中提出,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首要问题是落实税收优惠。他表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已接近2年,从试点效果来看,门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只有缴纳个税的人群才享有税延型养老保险的优惠,但缴纳个税人群占比并不是很高。即便是缴纳个税人群,若想享有优惠,对收入要求也较高。这样一来,试点很难推广,需求端也难有大作为。另一方面,不缴纳个税的人可能更需要优惠。面对这样的困境,可以参照国外,“穷人”买保险时给予费用补贴。王国军表示,只有打破现有的门槛,才能真正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
朱俊生在加快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系统论述中,也提到税收优惠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税收优惠方式有待拓展。二是税收递延政策有待完善。朱俊生建议,在新个税提高起征点、增加专项扣除的背景下,适当提高税延养老保险税前抵扣标准;取消6%的比例限制;将领取阶段的实际税率降至3%左右的水平,鼓励中低收入的纳税群体参与;将税延型养老保险税前抵扣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项目。同时,探索直接补贴式个人养老金。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在概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朱俊生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意味着其参保率要提高5个点,这是一个定量指标。他表示,扩面的难点在于新经济形态(比如快卖骑手)如何参保,这需要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出调整,以适应互联网下的新经济形态用工特点。
郝演苏表示,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老龄化状态、中等收入人群数量等,实现以上目标信心满满,还可能会超额完成。
在2021年重点工作中,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
朱俊生表示,失业保险扩围,更多是要发挥失业保险促进积极就业功能。而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则基于企业负担较重、经营状况不好,鉴于工伤和失业保险目前有基金结余,可适当降低费率,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有利于企业摆脱当前困境。
关于农业保险方面的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朱俊生表示,农业保险最突出的矛盾是保险金额比较低。农户除物化成本外,实际还包括人工成本和地租成本,而收入保险还考虑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此一来,提高保障程度更高,能够避免农户遭受较大损失。王国军还表示,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非常有必要,保险公司也能扩面、提质、增效。
郝演苏还表示,出口信用保险在出口贸易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补偿损失保障经营安全等方面作用突出。而“十四五”期间我国进出口的贸易量应该会很大,对全球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保障。

相关文章
-
-
03-06新华保险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机制 “对标、赶超”助力“二次腾飞”
-
03-06保险公司遭遇退保背后 险企须摆正经营理念
-
03-05“对症下药”首批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出炉,行业加快构建湾区特色产品体系
-
03-04银保监会:当前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
03-03跨省承保机动车辆保险业务 太保财险杭州中支被罚3万元
-
03-032021全国两会保险声音|从医养视角促民生,以信用保险、农险、险资运用稳经济
-
03-01绿色金融纳入顶层设计,绿色保险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03-01分子封面 | 「尴尬」的商业保险
-
本栏最新更新
-
03-29周评 | 险企"年报考":谁在"潮头",谁在"划水",谁在"裸泳"?
-
03-28太保资产严S华:保险资金应满足资产负债匹配要求,提高长期资金收益水平
-
03-28新华保险去年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397.29亿元 同比增长45.6%
-
03-27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
-
03-26行业巨头相继终止互助计划网络互助变天,下一个是谁?
-
03-26直击中国平安股东大会:整体投资行不行?业绩波动怎么办?马明哲:何时退休取决于三个因素
-
03-25保险条款、费率备案叫停半年 “健康险老大”人保健康怎么了
-
03-25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
-
03-2410108亿!银保业务重登万亿舞台
-
03-24中国人保净利两百亿 首次单列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