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新闻
直击中国平安股东大会:整体投资行不行?业绩波动怎么办?马明哲:何时退休取决于三个因素
“最近几年马明哲董事长有没有退休计划?有没有拟定好接班人?”这是3月25日中国平安(601318)股东大会上第一个股东代表抛出的问题,会场旋即爆发掌声与笑声。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面带笑容回应道,何时退休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股东认不认同我。比如今天的投票,如果大家不选我,我就不合适当了,决定权在于股东,而不在我。
第二,我是否可以继续为公司创造新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第三,平安是否有更优秀的管理团队。要让更优秀的人在这个台上,目前平安各个高管都非常专业优秀且年轻,年龄主要在50岁左右。”
有公募基金投资者代表评价平安此次股东大会是直白的、接地气的。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除了马明哲有无退休计划,平安集团管理层还回应了华夏幸福(600340,股吧)债务风波、寿险改革、医疗+金融、业绩波动及管理层调整等等诸多市场关注焦点。
谈医疗战略:“非常有信心,已找到感觉”
一位投资者发问,平安年报发布会上说平安的未来是金融+医疗,具体要怎么做?
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表示,其实,过去十年我们一直在布局医疗行业。平安做医疗要实现两个目的:
第一是为C端客户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利用保险和好医生3.47亿的用户,做线上最大的医疗健康流量入口。
第二是打通B段即现有医疗资源,与全国百强医院紧密合作,利用平安的医疗科技做好资源整合。目前平安医疗已覆盖3.7万个医疗机构,有72万的医生在使用。C端+B端,线上+线下,就可以提供很好的医疗生态圈。
陈心颖做完上述阐述之后,马明哲有大段补充,足见对平安医疗战略的重视。
马明哲表示,平安发展医疗是与金融主业紧密相关的。平安有2.2亿客户,其中1.46亿的人买了寿险。推动医疗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是健康管理,用户购买保险之后平安将配备远程医生和线下医生为用户做健康管理,包括减肥、减压、心理辅导、饮食、睡眠等一套体系。
第二是慢病管理,平安已经管理了一百多万高血压、糖尿病人,有一套完整的闭环管理系统帮助用户控制慢病。
第三是重症护理,平安做商业健康保险已有28年,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经验、方法。
第四是养老护理,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针对养老护理、养老管理平安正在做一套完整体系。
马明哲称,平安医疗紧紧围绕金融、保险的场景构建核心竞争力,已经走出全新的保险模式。“我们非常有信心,而且通过这几年,我们已经找到了感觉,得到了广泛认可。”
谈投资:“希望以长期稳健的态度看整体投资”
华夏幸福债务风波越来越大,这成为平安股东大会不得不直面的一大问题。
对此,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CEO谢永林表示,平安正在积极协助河北省政府及国家金融委设计方案以化解华夏幸福债务危机,但平安的风险敞口比较大,所以不会出钱,但是平安会通过专业和经验优势,不遗余力地支持化解方案的设计,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积极参与推进实施。并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足额拨备。“华夏幸福整个风险敞口为股权投资180亿,表内投资360亿,合计540亿,这只是敞口并非最终的损失。对于最终的结果,我们有乐观、中观和悲观的预期,但暂不能对外透露。”
针对投资者对平安集团投资方面的建议,陈心颖也做出相关回应。她说,投资的好与不好不可以单单看当年。保险作为长期负债机构一直追求稳健投资,平安每年有6000亿新增资金要投,寻找长期稳健的投资标的并不容易,“平安现在锁定很多长期稳健的东西,希望各位能以比较长期稳健的态度来去看平安的整体投资。”
谈寿险改革:“一定要打造三高团队”
上海一家公募机构代表表示,作为一个长期持有和投资中国平安的机构,这两年相对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寿险队伍与管理班子近年来调整频率较高。“今年对于寿险新一届管理班子核心KPI是怎么制定,必须要完成的目标有哪些?”她发问。
陈心颖回应称,树大招风。平安集团很大,下设36家一级子公司,相关高管团队人数超过400。具体到寿险团队,12个人左右的班子,20%~30%有更换,部分退休,一两位离职,再增加部分新同事,但整体班子是非常稳健的。
至于KPI的问题,陈心颖表示,寿险做的是长期生意,并不担心当年的业绩,大方表示,“各位可以看到去年我们的业绩很不好。”
她表示,平安更在乎可持续长期的发展,将打造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的“三高”保险代理人团队,同时加强产品服务能力,以保证未来十年寿险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今年我们对外对内下的指标一定是正增长的,但是不会太激进。把渠道和产品的改革做好做扎实,明年就会恢复双位数的增长。希望各位股东继续给我们耐心,这个真的是长期经营,哪怕成果推迟一个季度两个季度,但坚决不走回老路。”
来源: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
-
03-23汇聚“五心”,平安普惠谱写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
03-13为“铲屎官”减负 宠物险背后蕴藏大生意
-
03-10重疾险新旧切换“带热”险企开年
-
02-26“暗箱操作”给客户投保 寿险增长压力下基层频频跑偏
-
02-25家企风险隔离,财富代际传承:对于这些难题,平安私行有好办法! | 愉见约访
-
02-17中国太保寿险举办2.16“伙伴日”活动 与营销伙伴携手共启“长航行动”
-
02-16盘点保观2020年度十大报道|影响未来的因子,藏在悄然变化中
-
02-13美国人寿险申请增幅创20年新高,年轻人成最大驱动力量
-
本栏最新更新
-
03-29周评 | 险企"年报考":谁在"潮头",谁在"划水",谁在"裸泳"?
-
03-28太保资产严S华:保险资金应满足资产负债匹配要求,提高长期资金收益水平
-
03-28新华保险去年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397.29亿元 同比增长45.6%
-
03-27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
-
03-26行业巨头相继终止互助计划网络互助变天,下一个是谁?
-
03-26直击中国平安股东大会:整体投资行不行?业绩波动怎么办?马明哲:何时退休取决于三个因素
-
03-25保险条款、费率备案叫停半年 “健康险老大”人保健康怎么了
-
03-25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
-
03-2410108亿!银保业务重登万亿舞台
-
03-24中国人保净利两百亿 首次单列金融科技